郭達年說:他在古典音樂後面加硬蕊搖滾,是要去反應一種生命的衝突狀態。

 

郭達年認為:香港的藝術發展局像一個公司,在裡面上班的藝術家創作已經脫離了整個普羅大眾。

 

郭達年認為:不安定的狀態是藝術家創造最佳的狀態,而大部分的人卻只是消費藝術的激進概念,在現實生活中毫無實踐力。

 

彼得小話六月19日在差事劇場演出的片段。

 

陳偉發將鐵夾夾在吉他和絃上的演奏。

 

黑鳥六月19日在差事劇場演出片段。
 

黑鳥,人民之歌

【1998.6.24在地實驗訊】甫辦完「九年了!音樂祭!」的香港部落,六月19、20、21在台北差事劇場、VIBE、地下社會舉辦了三場演唱會。「九年了!音樂祭!」是為了紀念天安門事件九週年而辦的演唱會。六月24號我們在大大樹採訪了黑鳥郭達年,唱了這麼多年,他看起來還是有一種敏感、堅持的神采。

在黑鳥的聽眾群中,台灣的聽眾有相當支持的力量。雖然大部分香港人都聽過黑鳥的專輯,真正花錢去買的人,香港和台灣卻是一樣多,約莫各是一千多張的銷售量,整個世界加起來,大概不超過五千張。郭達年說:這些銷售數字已經讓他們有繼續創作的動力,他們還是願意去賺錢來支撐創作的發表。對台灣而言,黑鳥是另類文化圈的某種精神指標,堅持一種獨立生產的生活方式,堅持一種不斷嚐試、多元包容的創作性格,堅持,是一種巨大的能量,當所有的理想都被龐大的商業機制吸納收編,所有酷異邊緣的次文化都被包裝成文化商品,留在原地的人才有資格見證歷史。在台灣,正如黑鳥的觀察,容納另類文化消費的場所比香港多,卻並沒有一個像黑鳥一樣堅持獨立發聲的團體。

在香港,一樣的商業機制也在吸納各式各樣的次文化、異文化。郭達年提到了香港的藝術發展局,已經像一家公司一樣在供養著所謂的獨立藝術家,藝術家的創作是為了提出計劃的申請、核可等等,整個創作已經脫離一般的人民和生活,成為一部冷氣房裡的理論生產機器。而郭達年堅持的普羅的生產,完全脫離唱片工業一貫砸錢的宣傳包裝手法,運用最簡單的生產方式,他們要證明一般人也可以唱自己生活的感受,做自己想做的歌。「其實就這麼簡單,我們只是普通人,喜歡音樂,喜歡創作,生活在這個社會,我們有些感受要表達。」

黑鳥的音樂風格一直很難去定位,因為他們嚐試過各種音樂的形式。他曾在優美的古典音樂後面加上硬蕊叛克,一種無秩序的衝突狀態,他說:這就是生命的真實景況,沒有永遠優雅美好的狀態,這一刻也許是平順悠揚,下一刻卻已是衝突拉踞的心情。我只是忠實的反應生命。不斷的轉換形式;雷鬼、硬蕊、民謠,只要能表達現在的心理風景,就會是郭達年的選擇。

黑鳥網址:http:www.tribal.com.hk/blackbi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