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疾說明《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緣起,及他個人對「紀錄片」為影像詮釋權的想法觀感。

 

談到宗教藝術,李疾以「中元普渡」為例,說明民俗節令、禮俗的文化意義。

 

中秋節在台中的《帳篷藝術節》,運用「帳篷」聚生繁衍、避風雨的概念,和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團圓意念結合,李疾創造出民間文化和現代藝術結合的範例。
 

紀錄與詮釋 民俗與藝術專訪「台灣美學」李疾

【1998.9.18在地實驗訊】第一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於9月19日盛大開幕。近年來,台灣地區(其實是台北)大大小小的影展不停的在舉行,不禁讓人有「電影工業正蓬勃發展」的錯覺。的確,看電影的人口不斷在增加,然而真心用影像來關照生命的人又真的有多少呢,或者說,這些在大螢幕上的種種對每一個觀影者有什麼意義和感動,這我們不得而知。但這次以紀錄片為主題的影展,邀集了國內外為數可觀的作品來台參展,為影像的天空擴展了更大的領域,值得期待。為此,記者訪問了此次雙年展的催生者之一,台灣美學的李疾,說明了本次雙年展的緣起,及他個人對「紀錄片」的想法。

李疾談到,策動紀錄片雙年展的動機十分單純,是想在一些官方的影展外,建立一個樸素的,人道的,甚至是更具批判性的影展。而這些精神正都包含在「紀錄片」中。「紀錄片」對他而言,可以說是對社會影像霸權的一種挑戰,過去長期以來,影像的權力大都壟斷在三台、或是一些官方的單位,還有檢查制度。紀錄片象徵著影像權力的釋放,得以避免「真實」被曲解、壟斷,甚至誣陷。李疾認為,運用紀錄片去內省,去觀察自己和別人,進而學習尊重生命,將它用比較嚴肅的美學角度來看,紀錄片是一種對台灣社會如何進行「社會記憶」的累積和雕塑的工具。

在組織資源,進行影展籌畫統合之時,他發現要辦這樣一個另類的影展,牽涉到社會族群對「紀錄片」的適應程度,紀錄片的文明形成了沒有?「在我看來,台灣的紀錄片還很『生猛』,還沒有沈澱下來。」他希望能用這樣的活動來對社會大眾做一種呼喚,讓大家來認識台灣,無論是「福爾摩沙」還是「貪婪之島」,由我們自己去檢查,自己去感受。讓我們去「形容」自己,「詮釋」自己。進而掌握用以形容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度量。

「其實我最想做的是,在像北美館這類的公共空間,用白布將外圍全部圍起,四周放置許多的投影機,邀請全部的民眾共同來參與,你可以來放你家小狗過生日的家庭錄影帶,也可以放映大山大水,深具使命的紀錄片。」這樣的草莽氣,似乎更符合李疾說的「紀錄片的文化江湖」的概念。「無論如何,我在期待的是一種生態學上所謂的『大發生』。發生些什麼呢,無非是自省我們有沒有自覺、建築自己的能力。如果沒有,要如何建構培養;而如果已有,要如何加強,把視野開放,將所有的檢視期待開放給大眾。」從一開始的策動者,到後來的企畫組織者,李疾對台灣這個紀錄片影像的文化江湖的促成,可以說為台灣民眾提供了另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不妨拭目以待。

除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之外,李疾談到在中秋節於台中的另一個活動:《帳篷藝術節》。長期以來,對民俗宗教文化有相當關照的他提到,這些節令,生命禮俗的儀式,擁有豐富時間累積的文化基礎,將它進行再創造、昇華,喚醒其內在的精神,有著無與倫比的能量。他這次將「宗教藝術」的精神,運用「帳篷」的概念來涵蓋中秋節的團圓意念。「帳篷這個空間的機制,代表了避風避雨,聚生繁衍的概念,廣義的來說,它包容了人類的生命行為。這也就跟中秋節的傳統團圓概念發生了對話關係。」

這次《帳篷藝術節》選中了大甲溪旁的草地作為活動場域,邀請了裝置藝術家姚瑞中等人,還有日本的,在地的,原住民藝術家,共同用這樣的概念來進行創作。「創造一個『逐水草而居』的大的藝術情境。」用藝術和傳統節慶結合,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是李疾豐富的創作思想中,一貫涵納的主軸精神。

「我想擴大和大眾的溝通界面。」從《台灣美學文件》到《YUMMY》雜誌,李疾果然有一套「擴大」的精準方向。又從《宗教藝術節》、《攝影天橋》、《紀錄片雙年展》……等等的文化活動一項一項展開,李疾說:「我想這些不只是公共藝術而已,是一種新的,透過藝術的形式,來進行我們相互的生命交流。也是審美能力的相互成長及補充。」這也許可以激勵有志於此的人,迎向更大的追求。

(黃思嘉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