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果流」是由一群華梵大學熱愛身體演出的學生們所組成。

 

未經學院的嚴苛訓練,所憑藉的就是對身體的執著以及對劇場的熱情。

 

蔡克辰以象徵著「起源」的七杯放在不同材質上的黃豆觸碰聲(代表音的七律)和內在丹田進行發聲。

 

演出其實與原始劇本有些出入,他們最後決定選用由三個人各自擅長的方式來詮釋完成整個演出。

流動與格式的耽溺

「無印果流」創團戲《格式論文 Cook Fuck》演出側寫

【2004.2.29在地實驗訊】2004年2月28與29日兩天,無印堅果流動劇團於在地實驗[媒體實驗室]進行了兩天《格式論文 Cook Fuck》的演出。

無印堅果流動劇團簡稱「無印果流」,是由一群華梵大學熱愛身體演出的學生們所組成,其中包含了中文系、美術系、哲學系等各系所的成員,連他校學習劇場行政的友人也來義務幫忙。他們未經學院的嚴苛訓練,所憑藉的就是對身體的執著以及對劇場的熱情。無印果流的作業模式為流動性質,團內只設每一次的劇組為單位,藉以非固制來激發演員的各種可能。

團長李冠慧一直以水果、食物作為劇本創作的靈感,如2001年的《南瓜田》、《草莓園》,2002年的《芝麻焚城錄》和錄選臨界點的《荔枝》。此次的作品《格式論文 Cook Fuck》為無印果流創團的第一齣戲,有些團員正面臨著畢業中的「格式」來臨,因此他們用這次的肢體演出,試圖對「格式」提出一些想法。

第二天的演出中,伴著南美輕快的陶笛樂聲,舞台三角各自坐落著三名演員──公主(李冠慧)環繞著有拖把的塑膠水桶、跪坐在黃豆前的音律者(蔡克辰)、墨與紙的書寫者(古學章)。公主首先以象徵著線、鎖、煮食、吞噬等「翻」、「釀」、「動」、「瘋」的肢體動作展開序幕,之後便是音律者與書寫者的無形對話。

團長表示,這次的演出其實與原始劇本有些出入,他們最後決定選用由三個人各自擅長的方式來詮釋完成整個演出。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李冠慧以柔軟的肢體作為吞食的循環,蔡克辰以象徵著「起源」的七杯放在不同材質上的黃豆觸碰聲(代表音的七律)和內在丹田進行發聲,專長書法的古學章則以紙、墨營造出另一個的空間。

令人困惑的是,這樣的各自表述似乎稍嫌鬆散,我們可以發現到劇團成立宗旨「流動」的概念在處理不當時可能產生的危機。在表演中,除了蔡克辰與古學章之間的對話關係較為強烈之外,李冠慧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三人之間勉強聯繫著的只有身上各自不同色款的格子布飾。原始劇本中所提到的「顏色」概念,對那幾條背負著使命的格子布而言,反倒顯得沉重且尷尬。而背景配樂的採用更加令人錯愕,也許安靜的空間只有肢體律動碰撞聲、黃豆摩娑聲、丹田聲、筆墨在宣紙上的書寫聲,甚或加上觀眾的鼻息,都會比那令人感到毫無關係的唱片陶笛音來得協調且更理所當然。

不過,對任何一個新創立的劇團來說,任何嘗試都是一種實驗與經歷。誠如團長在2003年底寫給2004年的一句話「吃一個不知名的水果需要勇氣,創一個團需要勇氣,創作是無限卻是必須被實踐的,年紀輕輕的,怕什麼!」

(曾沐雲在地實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