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60號7樓
Tel:886-2-27789268 Fax:886-2-27736980
在地實驗

1998.5.14-1998.5.20
版權為在地實驗所有

提醒:請安裝 Real AlternativeK-Lite Mega Codec,並以IE開啟    

   
 
1998.5.22在地實驗訊
靈慾面具

全會華98年個展

980522-1.jpg (6264 bytes)慾望已經成為台灣藝術領域中最重要的主題,而性,就是其中最隱晦又最吸引人的部分。性與藝術最難劃分的區域,應該就是人體攝影。要以人赤裸的肉體去訴說原始的慾望,他的呈現本來就應該是色情,將色情表達的愈好,越引發共鳴,表示這是一個成功的作品。攝影家全會華98年在台北藝廊開的個展「靈慾面具」讓三點全露的模特兒帶上面具,他要突顯的是,在台灣,整個道德輿論的壓力讓人只有在匿名的狀態下才能伸展慾望。.

980522-2.jpg (8845 bytes)五月份全會華在台北藝廊的人體攝影展「靈慾面具」共有三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美麗的法國模特兒在叢林中徜徉的身體,一部份是人的贅肉被強烈擠壓的近距離特寫,一部份則是帶著面具的赤裸女人。全會華認為第一個部份代表慾望,他要模特兒想像自己在性的慾望中的神態,肢體,用他自己的身體語言去呈現。而全會華將自己對性的感覺表現在刷黑整個構圖,,來傳達一種神秘的感覺。全會華說,一方面是國內的尺度,一方面也許因為自己還是中國人,公開展覽時還是不敢用太過分的照片。

台中攝影藝廊的執行長張蒼松則認為,全會華的人體攝影有時期的變化,85年生活與肉體對身體的表現是遮遮掩掩,87年時間裡的妖精就比較開放,但是他覺得遮掩反而比較有性的感覺。就像這次作品中,帶面具的女體有慾望的傳達,其他部分反而沒有性的味道。全會華在這個部分要表達的卻是台灣社會對慾望的禁忌,帶面具就是要讓自己不去理會這些壓力。

全會華認為台灣的道德壓力讓女人很難放開自己,模特兒很難接受全裸的拍攝.,但攝影師在捕捉鏡頭時,同時也在投射自己的慾望想像。全會華的人體攝影中充滿了抽象曖昧與神秘,大膽直接的呈現幾乎沒有。這可能也反映了創作者本身也逃不過禮教結構的綑綁吧。

980522-3.jpg (4861 bytes)台灣許多廟會儀式逐漸的消失,正好和投幣許願池,電動解籤器的興起相對,金成財說,在他的拍攝過程中,許多儀式已經愈來愈簡化,甚至消失.愈趨工業化的台灣,連信仰都要求速食.許多照片對金城財而言不只是片段捕捉的事件,許多儀式中的人對他而言也記載了時間的流逝.他會因此而回憶起抬神轎的,愛看書的阿伯,或是一年年長高的,由被舉在臂膀的小孩變成舉著人的小女孩.他說,去每個儀式他都是認人的,認每個人的特質來標誌他對儀式的記憶.

1998.5.22在地實驗訊
一桌二椅

莎士比亞的姊妹們

980522-4.jpg (3040 bytes)魏瑛娟的戲一直都很女性,不只是選擇題材的方式,她的戲不說話,要觀眾自己去聽聲音,看戲裡鮮明的顏色,用感官的方式體會他要傳達的情緒。,魏瑛娟新戲一桌二椅,把演員腳上的三寸金蓮鞋套在桌腳上,讓兩個像動物又像娃娃的演員彼此環繞著牽引著,或是推拒著,讓我們看到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各種情感,正如魏瑛娟自己說的很多女生看他的戲,一看就懂,不需要多說什麼。

980522-5.jpg (3670 bytes)魏瑛娟的新戲一桌二椅,是參加香港進念廿面體劇團辦的「中國旅程」劇展,在十二位來自香港、台灣、新加坡、大陸的導演中,魏瑛娟是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年輕的一位。劇展的遊戲規則是一張桌子,兩張椅子,兩個演員,和二十分鐘。在參展的導演中,魏瑛娟是唯一將桌子倒置不用的導演,顛覆了所謂的「規矩」,也代表女人的反向思考。魏瑛娟的戲帶有強烈的符號和色彩,他將三寸金蓮鞋套在桌腳,卻讓演員少穿了一隻鞋,兩個女生像機器娃娃,手上還綁了紅紅的絲線,魏瑛娟說,她這部戲已經不是要玩符號的東西,她要表現的是一種介於劇場和舞蹈的身體,不是真正的舞蹈,卻要求一定的精確,演員表達出像人又像動物的肢體語言,這就是他要的。

不管是顏色還是符號,魏瑛娟的戲丟掉男性的語言,直接訴諸於感官,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所以通常必須經驗過才能體會。很多男生看不懂魏瑛娟的戲,反而女生很能體會。整部戲的發生是演員周蓉詩,阮文萍,和導演一起發展出來的。就像玩一場直覺和想像的遊戲一樣,周蓉詩說,導演一開始要他們想像彼此像星球一樣,彼此吸引,又互相牽制,有某些關係又能各自運轉。

很多人說女人是沒有理性的動物,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卻證明,直覺才是女人最豐富的資產。

1998.5.22在地實驗訊
誰來付學費
980522-6.jpg (7786 bytes)在台灣,養一個私立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大概要花一百萬左右,相當於一個藍領工人三年不吃不喝的收入。.這種大學恐怕不是普通人念得起,四月18號,一群北部大學生到教育部前抗議高學費政策,五月1號又和工人走上街頭,經濟學者如高希均等,認為高等教育不是國民教育,誰用了誰就要付錢。工人和學生卻認為,付得起錢買教育的才是大爺

北中南多所大學學生五月一號和工人一起走上街頭抗議高學費政策,引起社會一陣騷動,因為在台灣,人人想念大學,但是辦大學卻不像蓋小學,非常花錢,究竟誰應該出錢辦大學,牽涉到我們認為大學的定位。台大教授顏厥安說,高等教育就是稀有資源,因為少大家會競爭,但這牽涉到公平分配問題,商品化會讓稀有物價格飆漲,最後結果就是只有有錢人能接近這個資源。如果我們認為教育就像文化財屬於全民,就應該進行補貼,讓大家都能接近資源。

經濟學的理性選擇其實是荒謬的道理在台灣只有念不起大學沒有人不想念大學.所以被篩選掉的就是付不出學費的人,師大人文學社的黃宜雯表示,他們週遭的確有許多來自中下階層的同學,父親一個月只賺三萬塊,卻要養兩個大學生,每學期要付四萬塊學費。很多大學生努力打工賺錢,也是為了分擔家計。

有很多人會問,錢呢,國家哪有這麼多錢供養大學生,難道又要加稅嗎?台灣不是屬於福利國家,稅少福利少,大部分稅收又來自勞工,真正該課稅的大老闆反而逃掉。學生於是提出了向企業開徵教育捐的構想,顏厥安認為,台灣有很多高科技產業需要高素質的人力,一方面政府又對他們減免稅負,等於是享受雙重優惠,這些產業的確應該開徵教育捐。

馮建三教授提出一個概念,大學生出校門後,的確因為文憑而成為社會中高收入者,這個時候就課他們較多的稅來回饋社會,先享受,後付款,要不然,付不出錢的人連參與社會競爭機會都沒有。